跳到主要內容

教學講義 / 自編講義 / 河川證據

B3 L12河川證據學習講義

班級:________ 座號: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前情提要──寫作背景

  簡媜自言:做為一個在臺灣成長的人在現在動盪的政局當中在這種族群認同的矛盾或對立當中我會去問我的態度是什麼?……我認為文學應該高過於政治和社會的現況如果一位從事文學的工作者那麼容易被捲到政治的漩渦裡面然後依循著這種可鄙的操弄來決定被決定我是誰我應該站在什麼樣的位置我應該恨誰我覺得這是一個悲哀那表示作為一位文學工作者你的理智高度還不夠在這樣的一種社會現況當中也刺激或促使我開始在閱歷或思想方面的摸索覺得可以來處理這一個主題了……「媽祖」,寫一篇給先祖」,一篇給祖靈」,也就是原住民的部分還有一篇是給所謂的英靈」,給所有為這個土地犧牲奉獻的人所以這四篇可以說是這本書中的四部曲吧它們組成一個海洋四篇」。有一篇是給島嶼」,就是給福爾摩沙有一篇是給河流」,因為我是鄉村長大的跟河川有很密切的關係這是屬於地理篇」。  簡媜訪問稿

簡媜寫河川證據,是因小時候在鄉下長大,跟河的互動關係所致,構思時先考慮的是題目,「一條河」?「記憶中的一條河」?太普遍了。「還給我一條河」?太煽動了,後來寫成「河川證據」。再來第一句想要怎麼開頭,於是「想像你在高空之中隨氣流翻轉,時而如一片嫩葉迎向驕陽及不可計數的星宿,時而俯瞰不變的海洋」,就這麼寫下,思考與文字已經同步了。

一、注音國字

心「」搖晃:ㄐㄧ

草「垛」:

桀「」:

腳「ㄏㄨㄞˊ」:

「穗」花棋盤腳:

悲「」:

飛「ㄅㄧㄠ」:

摸「蜆」:

哪「吒」:

下「ㄇㄠˊ」:

瓔「珞」:

石「ㄌㄧˋ」:

二、注釋

草垛

沛然莫之能禦

蹺家:

搖晃

愍:

難馴:

三、題解及作者簡述

簡媜,本名【  簡敏媜  】,臺灣  宜蘭  人。其作品以抒情【  散文  】為主,文思奔放而細緻,句法流動而鮮活,風格繁複多變。

本文是一篇以【  河川生態  】為對象的自然寫作。在宜蘭長大的簡媜,對水有一份眷戀親密的情懷,文中以【  濁水溪  】、【  大甲溪  】、【  基隆河  】與【  冬山河  】寄託對這片土地的關懷,並抒發寶島臺灣為發展經濟而付出生態遭到破壞的代價,字裡行間流露出無比的悵憾。

全篇融合【  地理誌  】與自然生態書寫,以「【 】」為主述,帶著讀者以俯瞰的角度,去觀察幾條重要的河流。

四、課文文意重點分析

取材立意

本文運用河川為勾勒美麗之島的題材,並融合自然生態、地理書寫、回憶抒情,抒發對母土臺灣的眷戀、追溯童年與河川的親密互動,同時寫河流在臺灣發展中被殘酷地對待,以激起讀者反思。文中描寫四條河流:濁水溪→養出香Q濁水米/大甲溪上游(七家灣溪)→清澈/基隆河→叛逆、野性/冬山河原鄉懷想、童年記憶:①颱風來時河水氾濫、風雨中會飛的感覺、成長啟蒙。無水患時的親水童趣。

魔幻寫實

如首段以抒情筆調由高空俯視臺灣入題,在高空隨氣流翻轉,從廣大的宇宙中俯視臺灣,然後明確標誌臺灣的經緯度。文中融合真實與幻想,現實和超現實並呈。

自我對話

大多數散文中的「我」是作者,「你」是文中要對話的人。本文雖以「你」為敘述人稱,但「你」有「我」的況味,是簡媜過去的自己。文中的敘述者與被對話者指向一個共同體,這種寫法最容易直接滲入讀者意識,引導讀者進入作者的思維範疇。

文辭瑰麗意象繁複

本文文思敏感細緻,文辭瑰麗多姿,且意象鮮明而繁複,如:「瞧見在陸塊與大洋激戰處有一座島如一隻綠眼睛,拱起的中央山脈使她看起來只睜三分眼,無限淒迷卻也流露悲愍。文字兼具雄渾與纖柔之美(如:描寫冬山河的風暴、平靜的部分)。③全文文趣豐沛、如泉湧現,簡媜有如文字魔術師,一再令讀者驚豔。

感性理性交融

好的作品能夠用感性把讀者導引至文中,並在感性的背後有理性的支撐──更深層的領悟。本文視野寬廣,修辭、意象的巧思隨處可見,但最終聚焦於對臺灣的生態關懷。作者不僅以河川當作寶島曾經美麗的見證、物產豐富的證據、童年記憶的拓印,更呼籲社會感謝、珍惜這塊土地,重視生態保育,期盼每個人都能重溫與河川親近的幸福。

五、難句精解

1.瞧見在陸塊與大洋激戰處有一座島如一隻綠眼睛拱起的中央山脈使她看起來只睜三分眼,無限淒迷卻也流露悲愍,那是菩薩的眼,那是臺灣

分三個層次逐步引入臺灣。並用「悲愍」、「菩薩」顯現這塊土地深受神祇庇佑。

2.基隆河。這河是個異數,性似頑童。

基隆河比喻成頑童,凸顯其原始、野性的生命力。

3.你記得做孩童的你們雀躍地喊:「風颱來囉!大水來囉!」時,總遭到大人怒斥:「呷到憨米是莫?做大水會淹死人,你知莫?」。

閩南〔「飛白」修辭〕及對話加強寫實性。描繪颱風來襲,小孩天真期待、雀躍,大人恐懼不安〔雀躍與怒斥「映襯」修辭

4.這剎那間的啟蒙使你成年後每次憶起仍不免眼角微潤,……這情感便沛然莫之能禦,如風飛回風裡,水流入水中。

兒時在颱風中仰首展臂,狂風驟雨籠罩下一望無際的平原竟呈顯「孤寂之美」的體驗,是作者感情陷入谷底時的歸宿、安頓。

5.唯有比親情更強悍的慾念才能毀了親情,比家園更刻骨的誘惑才能毀了家園。

指人們的貪欲將會毀了河川與家園。

六、課外閱讀

(一)課文注釋補充—沛然莫之能禦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孟子 盡心上)

語譯:孟子說:「舜居住在深山裡,與樹木、石頭作伴,與鹿、豬相處,他與深山裡未開化的百姓相異的地方是很少的。(可是)等他聽了一句善言,見了一種善行,(就會立即照著去做)像決了口的江河一般,澎湃之勢沒有誰能阻擋得住。」

(二)吃朋友(節錄) 簡媜

  水餃,象徵我的婚姻,以及我對族群融合的具體貢獻。……

  我航進一個道地的、說家鄉話的江蘇家庭。忽然,烤麩、水餃、蛋餃、麵條、寧波年糕這些對我而言沒什麼親情的食物圍上來了。

  婆婆親自麵皮包水餃,一袋袋藏入我的冰箱,解決我育嬰、趕稿時期的忙亂。奇怪,這「小包包」不難吃呀,我以前怎不懂得欣賞?

  每出一本書,公公會包一個紅包賀我,紅包袋上寫著讚辭,譬如出版天涯海角時,他在紅包袋上寫著:「綜覈史乘,緬懷感念;警句醒世,源遠流長。感懷身世,今日何日;願禱天佑,永共關愛。」我的福杯滿溢著長者慈愛,這一分出乎意料而得的親情如祥雲圍繞,我的航程抵達終點。

  成了家就要有家的典章制度,我是鍋鏟新手,但非常奮力學習,供應三餐。我母親留給我熱灶熱鍋印象,「美食」就是媽媽做的、有感情的家鄉菜。外面餐館名菜,就像一夜情,多吃對身體不好,還是回家吃粗茶淡飯,滋味綿長。現在,我家老小兩個壯丁每週至少吃一次我包的水餃;當然,再學十年也包不出姊的水準,還好他們不挑。有時,獨自準備餡料,捏一百五十個水餃送進冰箱,

又順便弄鍋貼當晚餐吃;煎得赤黃的鍋貼頗具色相,我不免有浮生如夢的感覺。一個宜蘭鄉下女生能做出這樣的麵食,可見人生無限寬廣;出身寒戶無須萎志,出身豪門無須得意,那只是標示人生課堂從哪一科開始學起而已,在哪裡開始並不意謂會在哪裡結束。生命充滿奇遇,撐住了,一葉扁舟也會抵達風平浪靜、草長蔭濃的岸。

簡析:這篇文章以「水餃」寫與先生的相識、婆婆親手包的水餃、公公的題字祝語,乃至自己學著做水餃,藉飲食流露出人情之溫馨與文化習俗融合之美。

(三)問候天空(節錄) 簡媜

  藍的天空與白的雲,向來是大自然最活潑、亮麗的打扮,像個熱愛自由的少年,當然,也十分熱情。每次看到那麼亮藍的天空與潔白的雲在平原之上耳語時,我的心情就倏地開朗起來。抖落凡間俗事,不再關心計較雜務總總,只是想笑、想跑、想攀登那仰之彌高的雲之山巒。對我而言,我最嚮往的山峰,即是最高的山峰,與實際高度無關。雲,即是最高的山峰,高到只能用眼睛去攀登。我嚮往有一天能躺在雲巒那柔柔的曲線裡睡一個寧靜的午覺。這說來可笑,但我無法禁止自己在看到雲朵時不興起這樣的念頭。於是,望天的臉龐雖是充滿喜悅與笑容,望雲的眼神,則是永遠不見答案的天問。

  那天,看不見陽光,天空是帶著神祕的溫柔。而雲,那真是誘惑。一團團地,像一頭撞進太陽的懷裡般,沾著粒粒金粉。天邊成群的雲山雲海,則乾脆把太陽摟入軟綿綿的懷裡,雲端四周就多了一層薄紗似的淡金黃色的鑲邊。只看見太陽赤裸的腳趾在雲中伸動,看不見他那張陶醉的得意臉蛋。一切變得神祕,令人愉快的神祕。

  ……

  梅雨開始,形成雨季。雨連續著,以一種無奈的落姿。日子開始有霉味。如果是一場滂沱大雨,倒還痛快,最怕的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雨絲,像是烏雲對大地不休的訴苦,無可奈何地。斷斷續續的雨,就如斷簡殘篇,不成句的字,不成字的筆畫,組成一篇難懂的文章。訴得出的苦,其實不是苦,訴不出的苦,方是真苦。雲的傾訴,向來誰也不懂,大地不愛做考據。

  生命的歷程中,其實也有雨季。所有的豪情壯志都在一剎那間被打溼了,像溼了翅膀的鷹,沮喪地凝望陰霾的天空,想要振奮,卻掙不斷細細密密的網絲;想要展翅,卻甩不掉羽翼上凝聚的重露。烏雲至少還有大地可洩漏,不管懂不懂,洩完了,雨季也就過去了。而無處可訴的苦,日積月累地便在內心形成陰沉的氣候,形成沒有陽光的一方天空。最悲哀的是,明明心裡延續著梅雨,臉上卻必須堆垛著虛偽的晴朗。生命之中,總難免有這樣的季節。

  等待陽光,是最折磨的等待,卻又不甘心終日梅雨。有一天,路過淡水,見平疇綠野之上,太陽在一堆潑墨也似的烏雲之中掙扎。時滅時顯的光線,在天空中掙脫著要出來。我突然驚訝,內心深深地感動著。大自然總是無時不刻地在教我認識世界,傳授給我力量新生的祕訣。天下沒有永遠陰霾的天空,只要讓生命的太陽自內心升起。我感受到日出的驚喜。

簡析:問候天空選自水問,是簡媜年輕時期的作品,頗能見證簡媜早期散文特色。她的散文有不少描述自然之美的作品,她說:「我寫一朵花或一根草都是對生命的一種禮讚、一種詮釋。」她慣以敏感好奇之心,觀察書本外的世界,體會人情、接近自然,以細緻的想像,於尋常生活中擷取動人題材,編織成動人文章。

七、歷屆試題精選

1.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問題。                  〔100學測〕

  臺灣有許多河流深情的低吟新舊生命的更新與輪迴,孕育高山與平原的歷史、文化及各族群的光輝。

  ……如果沒有了河流,人們仍然能活下去,但卻會變得毫無情意。

  臺灣的河流在短短的三十年內,將面臨長達億年壽命的臨終時刻,這是臺灣土地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也是生存的孽緣。許多河流在不久的將來將無法回到大海的懷抱,成為斷河。

  現代人只要水不要河流,他們將不愛的留給河流拋給河川,然後以水利工程技術建堤防隔絕人河關係,建水壩和攔河堰截斷回到大海老家的路,用越域引水抽乾河水,滿足人類需水的慾求,很少人盡心盡力去整治復原河流,以免重蹈中東沙漠化的終極命運。

  治療和呵護重病的河川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河禁。

  在十年至二十年內儘可能禁止人類進入河川,禁止任何侵犯河流的行為,建造衛生下水道,編組河川警察,建立控制汙染的追查網路和人力系統,把砂石採集權收回國營,廣建溼地湖泊補注地下水,讓河流休養生息恢復健康。

  不然,河流終將成為臺灣人的記憶、被遺忘的大地之歌。 (曾貴海〈河流終將成為記憶〉)

(1)依據引文,符合作者觀點的選項是 (A)河流雖被破壞,人們還是能繼續生存,不會有絲毫改變 (B)河流生命的迅速枯萎,起因於地層的自然變動 (C)河流如被破壞,他所孕育的歷史文化光輝,將面臨終結 (D)河流即使被攔腰截斷,也不會影響它源遠流長。

(2)依據引文,作者認為臺灣河流面臨的災難是 (A)因為氣候暖化,將遭遇沙漠化 (B)因為經常泛濫,隔絕了人河關係 (C)因為現代人需水量大,河流將枯竭成為斷河 (D)因為現代人不要河流,河流的生態遭受破壞。

答案:(1)(C);(2)(D)

解析(1)(A)如果沒有了河流,人們仍然能活下去,但卻會變得毫無情意。(B)河流生命的迅速枯萎,是因現代人建水壩和攔河堰截斷河流回到大海的路,用越域引水抽乾河水。(C)「河流如被破壞,他所孕育的歷史文化光輝,將面臨終結」,此即引文首段的「河流孕育高山與平原的歷史、文化及各族群的光輝」。(D)河流成為斷河後,終將成為臺灣人的記憶、被遺忘的大地之歌。

(2)與答案相近,有誘答效果的是(C)選項。題目引文中「現代人只要水不要河流」的態度才是關鍵,並不是需水量大小的問題。因為現代人有「不要河流」的心態,所以不管「河流的生態」;因為不管「河流的生態」,所以河流終將「斷流」。依文意,倘若可以「盡心盡力去整治復原河流」,既能使河流長存,也能滿足現代人對水的慾求。故「需水量大」並不在上述的推論邏輯行列中。

2.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96學測〕

  多年前,我獨自站在杳無人煙的鄉間路旁等候公路局巴士。無風之夏,炎熱中藏著一股詭奇的安靜,像千萬條火舌欲□一塊冰,卻嚥不下。我站得腳痠,忍不住蹲著,因而感覺那股安靜漸漸往我身上□來,即將形成威脅,彷彿再近一步,會把我給粉碎了。忽地,樹蟬驚起,霎時一陣帶刀帶槍的聲浪框住了人間。

  就在這時,站牌後那排蓊藹老樹無緣無故□下一截枝葉,不偏不倚掉在我面前,著實叫人一驚。我抬頭,樹上無人;低頭審視,不過是尋常的斷枝殘葉罷,應屬自然律支配下無需問為什麼也不必尋覓解答的自然現象。多少草木之事,斷就斷,枯就枯了,落就落,腐就腐了,若苦苦逼問「何以故」就顯得長舌。這道理我懂,只是在驚魂未定之時觀看那截枝葉,心思不免忙起來;頓覺枝非枝,葉非葉,必定有什麼深不可測的天諭包藏其間。是一段枯萎青春還是遺失的記憶?象徵死生與共的戀情或是老而彌堅的諾言?我蹲在那兒發愣,掐一葉仔細瞧,看不到喋喋不休的天機倒瞧見了蟲嚙,覺得人生沒有解答,只有各自感受。       (簡媜〈閒閒無代誌〉)

(1)上文三個□若均使用「擬人化」的動詞,且須兼顧前後文的呼應連貫,則□內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A)吞/欺/扔 (B)舔/溜/打 (C)融/游/挽 (D)嚐/飄/捻。

(2)「觀看那截枝葉,心思不免忙起來;頓覺枝非枝,葉非葉,必定有什麼深不可測的天諭包藏其間」,此一段文字所描述的經驗,實為文學形成過程中的一種心靈活動。下列敘述,與此活動最相近的選項是 (A)睹物興思,感物興情 (B)虛靜其神,清和其心 (C)想像鮮活,翻空出奇 (D)摹寫景物,如在目前。

答案:(1)(A);(2)(A)

解析(1)題幹說明使用了「擬人化」動詞,同學可以依此找出答案。第一個空格中,「融」不是擬人用詞,故(C)刪除;第二格中(B)(D)用字也不是擬人用法,故刪除,只剩(A)合適。(2)「頓覺枝非枝,葉非葉,必定有什麼深不可測的天諭包藏其間」,即是目睹了那截枝葉而產生的想法,故為(A)「睹物興思,感物興情」。(B)寫虛靜便能得到清和的心神。(C)形容奇特的想像力。(D)強調摹寫的功力。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