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學講義 / 自編講義 / 臺灣通史序

B4 L1臺灣通史序學習講義 

班級:______ 座號: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國學常識:史書的體例

類別

性質

說明

紀傳體

以「人」為主

1.        凡正史皆為紀傳體,凡紀傳體不一定都是正史,如(      )。

2.        (    ):為紀傳體、通史、正史之祖,作者為(    ),記黃帝~漢武帝時期。。

3.        (    ):斷代史之祖,作者為(    ),記西漢一代。

4.        「四史」之稱: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      )

以「時」為綱

1.        (    ):編年體之祖。

2.        (    ):又稱「春秋內傳」、「春秋左氏傳」,相傳為左丘明著。

3.        (    ):為通史,由司馬光主撰,記戰國到五代。

(      )

以「事」為綱

1.        通鑑紀事本末:紀事本末體之祖,由南宋‧袁樞撰。

(      )

以「國」為主,分國記載

1.        《國語》:國別史之祖,又稱為「春秋外傳」。

2.        《戰國策》: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記春秋後至楚漢相爭時,又稱為《國策》、《國事》等,經劉向整理並定名。

政書

以「典章制度」為主

1.        《通典》:政書之祖, 杜佑作。

2.        《通志》: 鄭樵作。

3.        《文獻通考》: 馬端臨作。

4.        以上三書合稱「三通」。

地方志

《臺灣通史》:作者(   ),時代從(    )記至(    )。為通史,以紀傳體書寫,但非正史。

※國學常識:序跋類文章

異稱

序(書前):敘、緒、引言、前言、引子、弁言

跋(書後):後序、後記、書後、跋尾

自作者言,可分為「自序」、「他序」:

 

篇  名

作  者

內  容  簡  介

自序

史記 太史公自序

    

介紹寫作源起和經過     (置於書後)

說文解字敘

許 慎

陳述修撰說文解字之由   (置於書後)

臺灣通史序

連 橫

說明修撰臺灣通史的動機

他序

三都賦序

皇甫謐

西晉 左思 三都賦撰成,自以為名不甚著,請皇甫謐作序。開創請人作序之風

金石錄後序

李清照

趙明誠 金石錄作序。記收購金石的過程以及夫妻志趣相投、相知相惜之情

自著作言,可包括:

書序

史記 太史公自序說文解字敘臺灣通史序金石錄後序

詩序

蘭亭集序

王羲之

王羲之與文人集會蘭亭,飲酒賦詩,所作詩篇後編為蘭亭集蘭亭集序是此詩集之序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桃花源詩前的序,以散文的形式,敘述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的始末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說明琵琶行詩之寫作緣起

正氣歌并序

文天祥

說明作詩緣由,以及正氣的意義與作用

附:贈序

贈人以言,表忠告之誼及敬愛之忱

一、作者簡介

家世與啟蒙

1.原名允斌,字雅堂(又自署雅棠),號慕陶。及長改名,字天縱,號武公,又號劍花清德宗 光緒四年(西元1878年)生於臺灣府府城(今臺南市)。

2.祖籍福建省 漳州府 龍溪縣,先祖連興位清聖祖 康熙年間(西元1700年前後)渡海來,卜居於臺灣府 寧南坊 馬兵營(今臺南市 府前路 臺南地方法院舊址),到連橫是第七代,遷已三百多年。連興位選擇馬兵營鄭成功的駐軍故址)為家園,表明恥仕二姓的心志。他臨終時遺命家人,凡死亡治喪,必以服殮葬。

3.連橫十三歲時,父親連得政(字永昌)購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給他,並說:「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連橫感覺此書疏略,而且對鄭成功辭多汙蔑,因此,便立志要寫一部臺灣史,以補續修臺灣府志的缺失。

國破父亡

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廷甲午戰爭戰敗,簽下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民群起反抗,擁立唐景崧,建立臺灣民主國,誓死保。同年六月二十日連橫父親逝世。連橫遭此國破父亡的雙重不幸,悲憤填膺,無從發洩,只好蒐集臺灣民主國各種文告,作為日後撰寫臺灣史的資料。並手抄杜甫全集,致力賦詩,吐露家園淒涼的無限感慨。有「中原今日憂多事,壯志何容祖逖先」(正憂慮家國今日多難,復興的壯志哪裡能讓祖逖占先)的句子,顯現出他的愛國熱忱。

廈門辦報立論激烈險遭不測

1.光緒三十一年,因憤恨政不修,連橫攜眷到廈門,創辦福建日日新聞,鼓吹排滿言論,不久便暢銷南洋一帶。南洋 同盟會人士特從新加坡派人來聯絡,希望把這份報紙改為同盟會的機關報,連橫欣然同意,並加入了同盟會

2.此時福建日日新聞已因立論激烈而受官方注意。有一回,連橫正在理髮,吏暗中準備逮捕他,幸而有人通風報信,他顧不得頭髮才理了一半,匆匆逃走。後來,廷又計劃在他赴報社途中暗殺他,由於他先獲得消息而得以走避。不過,廷向駐廈門 日本領事館抗議,用高壓的手段強行封閉了報社。他只好回到臺南,重入臺南新報社(原臺澎日報社),再度主持文部。

臺灣通史

光緒三十四年,連橫開始撰寫臺灣通史民國三年春,至北京清史館館長趙爾巽連橫名,延聘入清史館,因而盡閱館中所藏臺灣檔案。同年回後,孜孜著述,於民國七年告成,費時十年,成就風雨名山之業

臺灣詩乘臺灣語典

1.連橫著作臺灣通史,又恐有所不周,也致力蒐羅與臺灣有關係的傳統詩,以詩紀史,按年代次序編列輯錄,從 之際的施肩吾領時期的臺灣詩乘〔ㄕㄥˋ〕民國十年編成。在這部臺灣詩乘中,連橫勾勒出以古典詩為代表的臺灣傳統文學變貌。

2.臺灣語典,是基於憂心代表、傳承漢族文化的臺灣話,可能逐漸消失在異族統治之下,因此,在積極鼓吹臺灣話的講述、流傳外,連橫特地找尋臺灣話與中原雅音系統的關聯,確認臺灣話所蘊含深厚的漢族因子,強化在 人的民族認同。

文學成就

1.     連橫詩文並茂,其文厚實典雅,詩流暢深刻,多為發揚民族大義、喚醒國魂之作。

2.     連橫林幼春胡殿鵬並稱為治時期三大詩人。

3.     【 連橫 】、丘逢甲林幼春並稱近代臺灣詩壇三大家。

4.     連橫曾抄杜甫詩集,受到杜甫歌詠民生疾苦、社會現實的影響,因此非常注意「詩史」的功用,希望詩不僅能排遣個人的憂悶,更能反映時代的脈動與社會現狀。

5.     連橫詩風接近清代龔自珍氏詩作有融雄奇壯闊與低迴婉轉為一的特色,常用「劍」、「簫」兩個意象,連橫化用為「劍」、「花」,即是其詩集命名的由來。

二、課文深究─以在臺漢人的史觀書寫,文中蘊含了作者愛國愛鄉的熱情

層次分明

1.一至三段:作史的動機(段:「舊志誤謬,文采不彰」。記載「闕而弗錄」。「侷促一隅無關全局」,難以「知臺灣大勢」。段:舊志「不及載」、「不備載」之處。  :修臺灣史之重要:「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

2.四段:撰著之困難:「徵文難」、「考獻難」、「檔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

3.五段:著書的體例。

4.末段:一抒己懷:感戴祖先拓殖斯土,為子孫留下基業。期許讀者承先啟後。

由反入正

首段從反面入題,以「臺灣固無史也」破題,與第三段「臺灣無史,豈非人之痛歟?」相互呼應,以逼出正面意旨—修撰臺灣史乃當前的使命。第四段轉入修史的困難,以烘托克服萬難,勢必成書的決心。由反入正的文章結構,形成峰迴路轉的效果。

主題句

發端

本文各段以主題句發端,而後具體詳述說明,展現清晰的重點,使讀者易於掌握文旨。如:第三段「夫史者,民族之精神」,其後具體鋪陳「代之盛衰」等歷史的內涵。第四段「顧修史固難,修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其後詳述修史之具體難處。

三、難句精解

1.   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是猶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其被囿也亦巨矣

以侷促一隅無關全局之舊志,來了解臺灣,則所見者小,無法了解臺灣整體大勢的變化。

2.   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

先民開發臺灣的艱辛與功績。

3.   外交兵禍,相逼而來。

臺灣戰略、商業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其糖、煤、樟腦的市場價值,一直受到國際的覬覦。

4.   斷簡殘編,蒐羅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則徵文難。言考證於史料之不易。

5.   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事多不實,則考獻難。言請教於耆老之不易。

6.   重以改隸之際,兵馬倥傯,檔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則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而有所不可。兵荒馬亂之際,史料缺失,以致蒐集資料更加困難。

7.   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

後人應緬懷祖先開闢之功,並戒慎小心以繼志述事。「渡大海」表現祖先為了更美好的未來,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渡過黑水溝。「入荒陬」表現祖先勇於面對艱鉅困難的環境,努力打拚。

四、修辭舉隅

對偶

例句

句中對(當句對)

綱舉目張、說、、斷簡殘編

單句對

開山撫番,析疆增吏

倒裝

例句

至於今「是賴」──賴是

均「於是乎在」──在於是乎

排比

例句

於是而有人之役、有船之役、有軍之役。

正經界,籌軍防,興土宜,勵教育。

◆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

層遞

例句

人啟之,氏作之,清代營之。(兼用「排比」)

顧修史固難,修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

借代

例句

草澤」群雄、輒起「兵戎」、半付「祝融」、斷簡殘「編」、十「稔」之間、

  風雨「名山」之業

轉化

例句

老成「凋謝」。(擬物)

激問

例句

烏乎!此非舊史氏之罪歟?         

◆然則臺灣無史,豈非人之痛歟?

◆是臺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後人,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

     

五、延伸學習

1.臺灣詩乘序     連橫

  臺灣通史既刊之後,乃集古今之詩,剌其有繫臺灣者編而次之,名曰詩乘子輿有言:「王者之跡熄而亡,亡然後春秋作。」是詩則史也,史則詩也。余撰此編,亦本斯意。

  夫臺灣固無史也,又無詩也。為海上荒土,我先民入而拓之,以長育子姓,艱難締造之功多,而優遊歌舞之事少。我臺灣之無詩者,時也,亦勢也。社既屋,漢族流離,瞻顧神州,黯然無色,而我延平郡王以一成一旅,志切中興,我先民之奔走疏附者忠厲義,共麾天戈,同仇敵愾之心堅,而扢之意薄。我臺灣之無詩者,時也,亦勢也。人奄有,文事漸興,士趣科名,家傳制藝,二、三俊秀始以詩鳴,遊宦寓公亦多吟詠,重以輿圖易色,民氣飄搖,侘傺不平,悲歌慷慨,發揚蹈厲,凌轢前人。臺灣之詩今日之盛者,時也,亦勢也。

  然而余之所戚者則無史。無史之痛,余已言之。十稔以來,孜孜矻矻,以事通史,又以餘暇而成詩乘,則余亦可稍自慰矣。然而經營慘澹之中,尚有璀璨陸離之望。是詩是史,可興可群。讀此編者,其亦有感於變、變之會也歟!

譯注

  臺灣通史刊行之後,我蒐集挑選了與臺灣有關的古今詩歌,按照年代次序加以編列,書名稱為臺灣詩乘孟子說過:「聖王採詩的事情廢止了,也就沒有了;沒有了,孔子便寫了史書春秋。」所以,詩篇就是歷史,歷史就是詩篇。我編寫這本書,也是根據這種以詩記史的用意。

  臺灣本來沒有完備的史書,又沒有詩篇。因為臺灣原是海上的荒島,先民們渡海來到這裡開拓墾殖,以照顧養育子孫,他們艱難辛苦,忙著許多開墾創業的事情,卻很少有機會悠閒地唱歌跳舞。所以臺灣早期幾乎沒有詩篇,正是時勢所趨。明代覆亡之後,漢族民眾流離失所,瞻望中原河山,黯然神傷,而延平郡王 鄭成功以單薄的勢力,一心一意要中興室,先民們紛紛前來聚集依附,慢慢受到忠義精神的影響、鼓舞,大家團結一致,展現王師的力量。這時候,齊心合力、共同抵禦敵人的心志非常堅定,提倡吟詠詩歌的意念卻很薄弱(因為無暇顧及)。所以臺灣仍然罕有詩篇,這又是時勢所趨。到了清朝占領臺灣,文化教育活動逐漸興起,讀書人追求科舉功名,家家重視八股文的傳授,才有少數俊秀發揮文學的天分,以餘力創作詩篇,來臺灣當官或寄居的士紳也有不少能吟詠詩篇,加上臺灣割讓給日本,民心不安,失意不平,文士慷慨悲歌,意氣昂揚的情形,超越前人。所以臺灣當前詩篇的昌大鼎盛,也是時勢所趨啊!

  然而我所憂傷的是沒有歷史。而沒有歷史記載的悲痛,我已經提過了。十年來,我勤勉不鬆懈,專心致志地撰寫臺灣通史,現在又利用餘暇完成臺灣詩乘,那麼我也可稍感欣慰了。但是在費心艱苦的寫作中,我仍然擁有光明美麗的希望。因為,這些詩篇,既是詩歌也是歷史,希望可以使人興發情思,也可以使人和睦樂群。而讀了這本書的人,大概也會對亂世的作品特別感懷吧!

2.臺灣通史 吳沙列傳    連橫

吾讀姚瑩楊廷理所為書,其言蛤仔難之事詳矣,而多吳沙開創之功。夫匹夫爾,奮其遠大之志,率其堅忍之氓,以深入狉榛荒穢之域,與天氣戰,與猛獸戰,與野蠻戰。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用能達其壯志,以張大國家之版圖,是豈非一殖民家也哉?

  吾又讀謝金鑾 蛤仔難紀略,力陳廢棄之非,其言曰:「夫君子之官居,仁與智二者而已。智者慮事,不在一日而在百年;仁者之用心,不在一己之便安,而求益於民生國計。倘敬事以愛民,蛤仔難之民,則之民也,何禍端之有?」旨哉斯言,可以治當時之蛤仔難,且可以治臺灣矣!

  夫蛤仔難番地爾,勢控東北,負隅固險,得失之機,實係全局。使非有以啟之,則長為豺狼之域矣!然則之功不更偉歟?

譯注

  我讀姚瑩楊廷理所著的書籍,他們談到蛤仔難的事很詳細,而且推崇吳沙開創的功勞。吳沙只是一個平民百姓,卻發揚他遠大的志向,率領意志堅強的人民,深入原始野蠻的不毛之地,與天氣搏鬥,與猛獸搏鬥,與野蠻之人搏鬥。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因此能完成他的壯志,而擴大國家的疆域,他難道不是一個殖民家嗎?

  我又讀謝金鑾 蛤仔難紀略一書,大力陳述廷廢棄開墾蛤仔難的決策錯誤,他說:「君子為官,最重要的是仁、智二事罷了。智者考慮政事,不在眼前的一日,而在長遠的百年;仁者的用心,不在自己的方便而已,而在求有益於民生國計。如果能以誠敬心態為政,而且愛護人民,那麼蛤仔難的人民,就是的人民,怎麼會產生禍端呢?」這些話說得真好啊!不但可以治理當時的蛤仔難,而且還可以治理整個臺灣啊!

  蛤仔難是一片番地,但形勢險要,扼控東北,依恃險要,得失的關鍵,實在關繫全的局勢。假使不是吳沙的開墾拓荒,那麼它還是一片蠻荒之地!如此看來,那麼吳沙的功績不是更偉大嗎?

六、歷屆試題精選

1.        下列有關文化知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資治通鑑》為司馬光所撰,以人物傳記為主,屬於「紀傳體」 ()〈項脊軒志〉的「志」即「記」,該篇重點在記錄書齋建造的原因及過程 ()〈左忠毅公軼事〉中的「軼事」又稱「逸事」,多屬史傳沒有記載且不為人知之事 ()《儒林外史》揭露儒林群相的醜態,是一部詳細記載中國科舉制度的重要史書 ()《臺灣通史》起自隋代,終於割讓,是研究臺灣歷史的重要典籍。                                             101.學測〕

答案()()

解析()《資治通鑑》屬「編年體」。()〈項脊軒志〉以項脊軒的興廢變遷為線索,透過敘述家庭瑣事,表達物在人亡的感慨;抒發對祖母、母親及妻子的深切懷念,並寄託深沉的身世之感與不凡的襟懷志節。()《儒林外史》是章回小說,不是記載中國科舉制度的史書。

2.        當運用典故,可豐富文章內涵,也可使表意委婉含蓄。關於下列文句使用典故的目的,詮釋正確的選項是 ()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杌》,語多可採—連橫以燕相穿鑿附會郢人書信事,說明臺灣舊有史籍頗多誤謬闕漏 ()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客用曹孟德之典,意在強調年命雖不可永,但事功終不為人所忘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曹丕藉西伯、周旦二人之事,指出人的創作意識會隨境遇不同而調整修正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韓愈引孔子之例,闡明「術業有專攻」、「師不必賢於弟子」,使士大夫恥於從師的觀念不攻自破 ()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臺—歸有光藉巴蜀寡婦事,申明不甘久處於敗屋、終將有所為的抱負,同時表達對祖母、母親的感念                    105.學測〕

答案()()

解析()出自連橫〈臺灣通史序〉。即使是「說」、「《乘》《杌》」,也應留下紀錄,尚可採用。()出自蘇軾〈赤壁賦〉。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即使是英雄也會退出歷史舞臺。()出自曹丕《典論.論文》。西伯周旦,一幽一顯,都不改變著述之心意。()出自韓愈〈師說〉。聖人所以無常師,立基於「術業有專攻」、「師不必賢於弟子」,堪可成為「士大夫恥於從師」的對照面。故此正確。()出自歸有光〈項脊軒志〉。雖是女性,巴蜀寡婦終在歷史揚名,一應歸有光對祖母、母親的感念,一應終將有所為。故此正確。

3.        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字,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 ()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而舊志亦不「備」載也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王果去牆數步,奔而入,及牆,虛若無物,回視,果在牆外矣。大喜,入「謝」。

答案()()()                                                      106.學測〕

解析()窮盡,引申為至、到達。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至。出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音ˋㄅㄧ,等到。「比」和「及」同義。出自《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比照。出自《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親自。出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親自。出自諸葛亮〈出師表〉。()全部。出自曹丕《典論.論文》/完全。出自連橫〈臺灣通史序〉。()推辭。出自黃庭堅〈寄黃幾復〉/向人表達謝意。出自蒲松齡〈勞山道士〉。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