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六)閱讀練功區-好文分享 / 散文-美文共欣賞

美文共欣賞21

<一輩子不長、別再放大痛苦>

    生活中,許多人總覺得活得很累,總有排泄不完的痛苦,這是為什麼?原因很多,但其原因之一就是常犯一種錯誤——放大痛苦。很多煩惱和痛苦,都是人瞎琢磨出來的。其實人生中挫折與失誤時常有之,遭遇挫折與失誤不應一味放大痛苦讓其充塞心靈,應學會調適心弦,坦然面對,才能快意人生。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個農婦不小心打破了一個雞蛋,這本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可這個農婦卻想:一個雞蛋孵化後是一隻小雞,小雞長大成了母雞,母雞又能下很多蛋,蛋又能孵很多母雞,“天哪!我失去了一個養雞場。”農婦痛苦地大叫。失去一個雞蛋的痛苦竟然能夠放大成了失去一個養雞場的痛苦,可見有些人常常是沿著痛苦的思路往下想,於是越想越痛苦,越痛苦還越往下想。我們常常覺得,痛苦總是不經意間席捲了我們,讓我們難以自拔。這時候,我們應該迅速從中解脫,而不是將其無限放大。   

    生活中確實頻頻出現種種不順心的事情,但同時也會有許多開心的事情結伴而來。為何我們總是感覺痛苦太多,幸福太少?真是如此嗎?曾記得一位哲人說過:當你經常想想生活中的開心事時,你會覺得幸福無處不在。我們換言之是否即為:當一個人經常想起煩心事時,他就會一直生活在苦惱之中。這種說法也該是成立的。盧梭說過:“除了身體的痛苦和良心的責備以外,一切痛苦都是想像出來的。”很多的煩惱和痛苦都是人瞎捉摸出來的,會“想像”出很多痛苦。如退休金沒人家多啦,痛苦;住房沒人家寬敞啦,痛苦;孩子的工作沒人家的孩子好啦,痛苦……把痛苦一直放大下去,沒有個頭兒。結果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俗話說得好:生活像面鏡子,你哭它就哭,你笑它就笑。讓我們生活中的笑更多些,千萬不要放大痛苦。   

    生活中,放大痛苦的事情是常常有的。有的時候,放大痛苦的往往是自己,而不是別人。比如說失戀或婚姻失敗了,有人感覺自己的天都塌下來了,不再相信愛情,說對世界上的男人或女人都絕望了,死的心都有了。可仔細想想,那個離你而去的人真的那麼重要嗎?沒有他(她),你真的就活的沒有意義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生活中原有無數扇門可以通向愛情和幸福,此刻無情向你關閉的,僅是其中的一扇。差不多所有的人都會遇到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女人,並組建家庭,當你認為你遇到的這個人天底下最壞的時候,可能有人會認為這個人是天底下最好的。如此一來,我們有什麼必要走極端,又有什麼必要放大我們的痛苦呢?

【美文共欣賞23】

<戰勝恐懼>

生命中總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恐懼,阻擋我們向前邁進的腳步。克服這些恐懼的唯一方式,就是面對它、接觸它、了解它。如果有機會接受專業心理醫師的催眠,探討許多生命之謎的話,我最想知道的是,我和鈕扣的關係。

孩提時候的我,是一個見了鈕扣就要嘔吐的怪小孩。甚至,到快要小學了,還是沒有辦法坦然接受有鈕扣的⋯⋯衣服,就算勉強穿在身上,還是很不自在,盡量不讓自己的眼光看到它。 尤其,怕看見卡其布制服上淡褐色的鈕扣。吃飯的時候,若同桌的人身上有這種鈕扣,我完全無法進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不了〈ㄌ一ㄠˇ〉!

我的母親在年輕時是一位專業的洋裁師,家中一部份的經濟來源都要靠她一針一線掙來。鈕扣,是她工作上必須經常接觸的用品。每次進城採購,到台北永樂市場或沅陵街一帶,都必須在「鈕扣專賣店」進出。幾十年前,已經有這種「鈕扣專賣店」,商店的整面牆上有條有理地堆疊著各式各樣裝著鈕扣的盒子,朝向顧客的盒蓋,還釘著一顆鈕扣,以方便識別選購。

我漸漸克服「鈕扣恐懼症」,是從陪母親去「鈕扣專賣店」選購鈕扣開始的。第一次踏進「鈕扣專賣店」,也是第一次看見鈕扣這個令我噁心的怪物,竟然以不同的姿態出現,換個角度看,它也有可愛的一面。 「鈕扣專賣店」裡的鈕扣,並不是呆板地釘在衣服上,而是以各種漂亮的顏色及不同的尺寸,一一羅列在鈕扣盒子的外面。一整片牆都是鈕扣,非常壯觀。原來,鈕扣並沒有那麼可怕。

上小學之後,被迫穿上卡其布制服,衣襟前有一排淡褐色的鈕扣。我必須每天面對它,也要學著接受它,後來就和鈕扣化敵為友了。

回想起來,從怕狗到喜歡狗,關鍵也是因為養了狗,才克服對狗的恐懼。
童年時期,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並不難。 在所謂「不太懂事」的年代,我們對事物的成見不深,拿掉主觀意識的機會就比較大。「懂事以後」的我們,對任何事都自有定見,尤其不容易改變對「恐懼」的印象。我們不願意面對「恐懼」,甚至,不承認我們內心的「恐懼」。於是,把「恐懼」裝飾成為「討厭」。 對自己的體力沒有足夠信心的人,在不曾嘗試登山的樂趣之前,就武斷地說:「我最討厭爬山」。 對自己的膽識沒有足夠信心的人,在不曾嘗試了解高空彈跳之前,就肯定地說:「我最討厭激烈的活動。」 對自己的心靈沒有足夠自信的人,在不曾體驗分享與付出的快樂之前,就以放棄的決心說:「我最討厭人群。」

   「討厭」是一件華麗的外衣,或許它可以暫時掩藏內心的恐懼,卻也阻隔了面對「恐懼」的機會,助長小小的「恐懼」成為一生都不能克服的「障礙」!何不試著脫去「討厭」的這件華而不實的外衣,真心面對「恐懼」,不管它是一隻昆蟲、一個人、還是一段感情。 願意面對「恐懼」,就是成為勇者的開始。(文章來自於網路)


 

 

 

 

 

 

 

美文共欣賞22《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見最好的別人》

    有一個年輕人去買碗,來到店裡他順手拿起一只碗,然後依次與其它碗輕輕碰擊,碗與碗之間相碰時立即發出沉悶、渾濁的聲響,他失望地搖搖頭。然後去試下一只碗……他幾乎挑遍了店裡所有的碗,竟然沒有一只滿意的,就連老闆捧出的自認為是店裡碗中精品也被他搖着頭失望地放回去了。老闆很是納悶,問他老是拿手中的這只碗去碰別的碗是什麼意思?他得意地告訴老闆,這是一位長者告訴他的挑碗的訣竅,當一只碗與另一只碗輕輕碰撞時,發出清脆、悅耳聲響的,一定是只好碗。老闆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遞給他,笑着說:“小夥子,你拿這只碗去試試,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儀的碗”。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他手裡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輕輕地碰撞下發出清脆的聲響,他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驚問其詳。老闆笑着說,道理很簡單,你剛才拿來試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試碗那聲音必然渾濁,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證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就像一只碗與另一只碗的碰撞一樣,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誠才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自己帶著猜忌、懷疑甚至戒備之心與人相處,就難免得到別人的猜忌與懷疑。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貴人”,前提條件是你應該與人為善。你付出了真誠就會得到相應的信任,你獻出愛心就會得到尊重。反之,你對別人虛偽、猜忌甚至嫉恨,別人給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牆和一顆冷漠的心。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一只碗,碗裡盛着善良、信任、寬容、真誠,也盛着虛偽、狹隘、猜忌、自私……請剔除碗裡的雜質,然後微笑着迎接另一只碗的碰撞,並發出你們清脆、爽朗的笑聲吧!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撞出最好的別人!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